热门资讯

生成常识:9种常见自选疫苗到底什么情况下需要打?

发布时间:2022-11-28 06:38:02

内容来源:互联网

关键词汇:疫苗接种,常见疫苗,生成常识:9种常见自选疫苗到底什么情况下需要打?

内容简介

在上海出生的小宝宝一出生就拥有了一本绿色的预防接种证,上面已经为宝宝们规划好了满满一张表的免费“疫苗接种”计划,比如乙肝疫苗、卡介苗等来保护宝宝们健康。不过,除此之外,还有许多自费、自愿接种的疫苗被称之为“自选疫苗”,比如手足口病疫苗、流感疫苗


  在上海出生的小宝宝一出生就拥有了一本绿色的预防接种证,上面已经为宝宝们规划好了满满一张表的免费“疫苗接种”计划,比如乙肝疫苗、卡介苗等来保护宝宝们健康。


  不过,除此之外,还有许多自费、自愿接种的疫苗被称之为“自选疫苗”,比如手足口病疫苗、流感疫苗、轮状病毒疫苗……近年来还有很多给成人接种的疫苗,比如上海老年人的福利——免费的肺炎疫苗等。


  今天为大家介绍以下知识↓


  水痘疫苗


  手足口病疫苗


  轮状病毒疫苗


  流感疫苗


  乙肝疫苗


  “自选疫苗”什么情况下打?


  联合疫苗到底什么意思?


  感冒发烧时候能接种么?


  常见儿童自选疫苗


  1
  水痘疫苗


  水痘是儿童中非常常见的一种传染病,非常容易在托幼机构和学校发生暴发。


  上海在1999年起使用水痘疫苗,1岁以上儿童可以自愿、自费接种1剂。


  自2017年11月起,本市建议12月龄-12岁的儿童在12-18月龄接种第1剂,4岁接种第2剂,如果没有按时接种,建议尽早补种,2剂之间最短间隔3个月;13岁及以上的人群同样建议接种2剂水痘疫苗,最短间隔4-8周。


  2
  手足口病疫苗


  俗称的“手足口病疫苗”大名叫肠道病毒71型(EV71)疫苗。被EV71感染后除了可以导致手足口病,还会导致疱疹性咽峡炎,以及上呼吸道感染、胃肠炎、病毒疹、支气管炎、肺炎等。


  预防EV71感染对于预防重症手足口病、减少死亡有着重要的意义。


  由于宝宝获得的母传抗体在5-11月龄时最低,而手足口病的发病高峰在1-2岁,5岁以上发病率很低。


  因此建议≥6月龄的儿童接种EV71疫苗,且越早接种越好,最好在12月龄前完成接种,以便尽早发挥保护作用。


  对于5岁以上儿童,暂不推荐接种EV71疫苗。EV71疫苗在本市属于第二类疫苗,供受种者自愿、自费接种。建议接种2剂次,间隔1个月。


  3
  流感疫苗


  流感疫苗是用于预防流行性感冒病毒感染的疫苗。由于流感病毒基因型多变,所以会不断出现新的变异毒株,在人群中反复感染。


  流感疫苗的保护作用只有6-8个月,因此易感人群需要每年接种流感疫苗。≥6个月的人群都可以接种流感疫苗,一般每年接种1剂,3岁以下的宝宝们需要选择婴幼儿剂量的流感疫苗。


  4
  轮状病毒疫苗


  轮状病毒也是5岁以下的宝宝们容易感染的病毒,感染后会发生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


  本市的监测结果显示,每年的10月至次年的3月最容易感染轮状病毒。为易感儿童接种轮状病毒减毒活疫苗进行免疫预防是WHO推荐的重要预防措施。


  轮状病毒疫苗是口服剂型的疫苗,2月龄至3岁的宝宝们都可以接种,每年口服1次。


  什么是联合疫苗?


  目前在自费疫苗中有一些“联合疫苗”,即在一支疫苗中含有2种及以上单苗的抗原成分。接种1剂联合疫苗,相当于接种2种及以上不同成分的单苗。


  如果选择接种“联合疫苗”,可以减少宝宝接种的针次数,也不会增加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


  还有一种联合疫苗,在国家《药典》(2015版)中被称为“双价及多价疫苗”,指由同种病原的2个或2个以上群或型别的抗原成分组成的疫苗,也就是说接种这种联合疫苗可以预防同一种疾病的多种血清型。


  常见成人疫苗


  需要注意的是,接种疫苗不仅仅是孩子们的“专利”,现在也有越来越多的疫苗可以提供给成人接种。


  成人活动范围大,更容易接触到各种病原体,另一方面成年人小时候许多疫苗还没有,或是自费接种的,所以有可能没有接种,因而缺乏免疫力,在疾病流行时容易发病。


  1
  乙肝疫苗


  据推算,我国有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约9300万人。一般仍建议18岁以上成人乙肝高危人群接种乙肝疫苗。


  高危人群包括:医务工作者(尤其是医学检验人员、口腔科、外科和妇产科医务人员等);乙肝病毒感染者的配偶(性伴)、子女或密切接触者;经常输血或血液制品者、接受血液透析和器官移植者;静脉注射毒品者等;其他重点人群,如:托幼机构工作人员、免疫功能低下者、易发生外伤者和人民等。


  如需接种,共接种3剂。接种第1剂乙肝疫苗后,在1个月和6个月后分别接种第2、第3剂。


  2
  流感疫苗


  与儿童一样,成人同样可以选择接种流感疫苗,其中优先推荐孕妇、6月龄以下婴儿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60岁以上老年人、医务人员和心血管疾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特定慢性病患者接种。


  如有需要,可以在每年10月咨询居住地所在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自愿、自费接种1剂流感疫苗。


  3
  宫颈癌疫苗


  宫颈癌疫苗也是近年备受关注的一种疫苗。它实际上是预防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HPV疫苗。


  由于目前已经发现高危型别的HPV持续感染是引起女性宫颈癌的主要原因,因此被冠以“宫颈癌疫苗”的称号。


  目前本市有2种HPV疫苗可供选择,其中二价HPV疫苗可预防由HPV-16和HPV-18引起的宫颈癌及相关癌前病变;四价HPV疫苗除了预防由HPV-16和HPV-18型引起的宫颈癌及相关癌前病变外,还可以预防由HPV-6和HPV-11引起的肛门和生殖器疣(约占所有肛门和生殖器疣病例的九成)。


  4
  肺炎疫苗


  为了保护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本市为60岁以上的本市户籍老年人提供了一项福利——免费接种肺炎疫苗的服务。


  肺炎疫苗,也就是“肺炎链球菌疫苗”,可以预防由肺炎链球菌引起的肺炎及中耳炎、鼻窦炎、脑膜炎、菌血症等相关疾病。


  目前免费为老年人接种的是23价肺炎疫苗,即可以预防23种血清型的肺炎链球菌所引起的感染。


  如果家有符合条件的人群,可以携带身份证前往居住地所在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免费接种。


  5
  麻疹疫苗


  麻疹类疫苗已经纳入儿童免疫规划,免费为儿童接种的疫苗。它包括麻疹疫苗、麻疹风疹联合疫苗(也称麻风疫苗)和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风疹联合疫苗(也称麻腮风疫苗)。


  建议没有明确接种2剂麻疹类疫苗免疫史的成人接种1剂麻疹类疫苗,重点推荐儿童家长、从事早教、儿童看护、护工、产后护理、家政等工作和在大型工厂企业就职的人员接种麻疹类疫苗。


  疫苗接种相关注意事项


  1、不建议在疾病的急性发作期或有发热等不适症状的时候接种疫苗。因为发热、咳嗽等症状有可能是某些严重疾病刚开始时的症状,这个时候应该积极观察和治疗,待康复后再接种疫苗。


  2、免疫缺陷、免疫功能低下或正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的人不能接种麻疹类疫苗、水痘疫苗等减毒活疫苗。免疫缺陷是免疫系统发育缺陷或免疫反应障碍导致抗感染能力低下的一类疾病。注意!“平时容易感冒”或者“体质弱”并不代表免疫缺陷,这样的人群通常更需要及时接种疫苗来预防疾病。


  3、免疫程序当中的时间间隔都是最早能产生较好的免疫效果的时间,因此一般情况下延迟接种只需要补种延迟的剂次,而不需要重新开始一个新的程序。接种完成后也同样可以获得较好的免疫效果。


  4、满月以后的宝宝们和成人如果想接种疫苗,都可以前往居住地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宝宝们需要携带《预防接种证》,成人需要携带身份证。